电视剧《丁宝桢》带火了中华名菜宫保鸡丁,带火了丁宝桢的故乡贵州毕节,并通过一代名臣的一段段故事带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重与传承情怀。该剧既是对一段真实历史的追溯,又让观众在剧情的跌宕起伏中为他以民为天的风骨倾倒。该剧研讨会19日在京举行。

  电视剧《丁宝桢》总策划、出品人,宏博昌荣传媒集团董事长窦鹏透露,该剧立项创作期间,主创团队多次深度走进丁宝桢的故乡贵州织金县,那里到处留有这位历史先贤的印记,让人切实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厚重。“他是贵州一本厚重的历史之书、人文之书,我们深刻地感到,这位从大山中走出的一代廉吏是贵州人民的骄傲。”他表示,在该剧的创作、拍摄和传播中,更加看重人文精神的延续与历史先贤的价值传承,展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精神价值与内核动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负责人赵小波认为,该剧脱离了典型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创造,增添了烟火气,用虚实结合的人设和情节推动故事,用不断更迭的对立人物设置矛盾冲突,解开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矛盾,通过“以人为本,以虚带实”的架构贯彻“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历史题材创作理念。

  电视剧《丁宝桢》编剧马帅说,丁宝桢一切以民为本,坚守中国士大夫的风骨,丁家的家风传承在他的身上非常典型,希望通过这部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电视剧中“丁宝桢”的扮演者马少骅分享时说,在拍摄丁宝桢的过程中,除了要看丁宝桢的史料,还要参照中国古代那些好的、廉政的官吏,他们的言行举止、人生经历都要看,最终把他们集中起来,成为一个形象。“我认为主旋律就是‘高尚’的,高贵的人格和真实的品质是人所共同追求的,该剧呈现出来的高尚、真实等品质具有强烈的现实价值和教育意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表示,该剧以丁宝桢为圆心,在其周围安排了若干人物,通过设置这种人物圆心结构,塑造丁宝桢光彩照人的形象。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赵彤提出,《丁宝桢》这部剧为历史题材创作、古装题材创作、怎么适合时代、怎么适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考平台。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这部剧是这样的朴素、真实、不加粉饰,从剧本到表演、再到制作,甚至有些运用了相对传统的手法,但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电视剧《丁宝桢》向我们回答了什么叫新时代历史剧的“以史为鉴”,这部剧生逢其时。在创作中,“以人带史,史中觅诗”是这部戏提供给重大题材创作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